食品包装塑料瓶底部 回收符号大探究
2014-04-15 14:11:57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阅读量:2181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水杯、矿泉水桶、塑料餐具、饮料瓶、婴儿奶瓶……这些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或被加热或被*重复使用。殊不知,这些生活习惯隐含着致命的“杀机”,而玄机就隐藏在塑料瓶底的数字中。
数字标识从1到7的每一种编号代表一类材料,如果制品由几种不同材料制成,那么标识的就是它的主要材料。这种标注方法起源于美国,已经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接受和引用。虽然这种标注方式主要是为了便于塑料回收再利用,但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这个标识知道所使用的塑料制品使用什么材质制成,具有哪些用途,应在什么环境下使用。
带箭头的三角形里面的数字代表不同含义:
“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使用10个月会产生致癌物质。
“2”———HDPE(高密度聚乙烯),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3”———PVC(聚氯乙烯),遇高温和油脂易产生致癌物。
“4”———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温下易产生有害物质。
“5”———PP(聚丙烯),微波炉餐盒*材质。
“6”———PS(聚苯乙烯),耐热抗寒,不能用于微波。
“7”———PC及其他类,用于制作奶瓶、太空瓶,不过这种材质的水杯在高温下很容易释放有毒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这种水杯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晒。
消费者可从瓶底或瓶的明显位置的标识图形判断出一个瓶子是否可以重复使用。如果用于包装食品,还要选择有质量安全保证即QS认证的合格塑料瓶,在其注明的使用条件下,消费者尽可放心使用。但是对于瓶底或明显位置无重复使用图形的瓶,比如常见的矿泉水瓶或无标识的瓶,建议消费者不要重复使用其盛装食品。若已重复使用,应低温盛装低油、低酸食品,并尽快停止使用。记者走访超市商场发现,几乎很难找到能够重复利用的塑料容器。
塑料瓶回收以后不允许用作食品包装,否则质监部门一旦发现将立即取消相关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由于塑料瓶回收处理时某些性能已经改变,很难再用作生产塑料瓶,大多用于生产非食品容器类产品。
数字标识从1到7的每一种编号代表一类材料,如果制品由几种不同材料制成,那么标识的就是它的主要材料。这种标注方法起源于美国,已经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接受和引用。虽然这种标注方式主要是为了便于塑料回收再利用,但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这个标识知道所使用的塑料制品使用什么材质制成,具有哪些用途,应在什么环境下使用。
带箭头的三角形里面的数字代表不同含义:
“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使用10个月会产生致癌物质。
“2”———HDPE(高密度聚乙烯),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3”———PVC(聚氯乙烯),遇高温和油脂易产生致癌物。
“4”———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温下易产生有害物质。
“5”———PP(聚丙烯),微波炉餐盒*材质。
“6”———PS(聚苯乙烯),耐热抗寒,不能用于微波。
“7”———PC及其他类,用于制作奶瓶、太空瓶,不过这种材质的水杯在高温下很容易释放有毒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这种水杯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晒。
消费者可从瓶底或瓶的明显位置的标识图形判断出一个瓶子是否可以重复使用。如果用于包装食品,还要选择有质量安全保证即QS认证的合格塑料瓶,在其注明的使用条件下,消费者尽可放心使用。但是对于瓶底或明显位置无重复使用图形的瓶,比如常见的矿泉水瓶或无标识的瓶,建议消费者不要重复使用其盛装食品。若已重复使用,应低温盛装低油、低酸食品,并尽快停止使用。记者走访超市商场发现,几乎很难找到能够重复利用的塑料容器。
塑料瓶回收以后不允许用作食品包装,否则质监部门一旦发现将立即取消相关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由于塑料瓶回收处理时某些性能已经改变,很难再用作生产塑料瓶,大多用于生产非食品容器类产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3天看全产业链,抢占2026全球市场先机!华南印刷展/标签展预登记通道全面开启!
2026年华南印刷展标签展将以前瞻性视野,汇集全球创新力量,助您精准把握下一个市场机遇。- 2025-10-29 13:21:29
- 9800
-
瑞士推进包装与废弃物法规改革:从“可回收”到“可再用 化学安全”
瑞士政府本轮改革意在扩大生产者延伸责任至全包装领域、提高回收目标、强化全国范围的反乱丢罚则,并在废弃物管理中强调“再用与回收”优先于其他处置选项。- 2025-10-23 08:50:20
- 15355
-
FPA在提交给白宫与司法部的意见书中指出,尽管其支持EPR的基本理念,但各州EPR法规在适用范围、定义及要求上差异巨大,已给企业带来高昂的运营与管理负担。
- 2025-10-22 10:51:37
- 15743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