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刷发展惊人 传统印刷不会消失
2011-06-21 09:47:11中国包装印刷展览网整合阅读量:1496 我要评论
  ppzhan导读:2010年中国出版业的7大转变:由单纯追求GDP增长向注重扩大规模与注重传播文化相结合转变,由事业与产业混合发展向事业与产业联动发展转变,由分散式发展向集团化、集群化发展转变,由产品运作向产品运作与资本运作相结合转变,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的升级与数字出版转变,由国有出版单位垄断向国有、民营相互合作竞争发展转变,由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内两个市场转变。
  
数字阅读风靡中国市场,IPad引发抢购风潮,让一些传统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开始担心自己未来的饭碗。
  
不过,在阅读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编撰的《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他们可以稍稍落下心中的一块石头。
  
6月17日,这本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出版蓝皮书》正式发布,其主报告按照出版业的编、印、发、科、供、贸等出版产业链进行架构。这已是第七本中国出版业年度发展报告。
  
与此前不同,国家在2010年10月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此大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主线。
  
在对过去一年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后,蓝皮书总结了2010年中国出版业的7大转变:由单纯追求GDP增长向注重扩大规模与注重传播文化相结合转变,由事业与产业混合发展向事业与产业联动发展转变,由分散式发展向集团化、集群化发展转变,由产品运作向产品运作与资本运作相结合转变,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的升级与数字出版转变,由国有出版单位垄断向国有、民营相互合作竞争发展转变,由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内两个市场转变。
  
而读者能直接感受到的转变,是出版业“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的升级与数字出版转变”。参照蓝皮书里的数据,在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已达到799.4亿元,总体经济规模超过了图书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则顺势而为,在2010年10月发布《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并在11月4日公布了首批电子书牌照,共30家企业获得了电子书从业资质。
  
在被称为“电子书元年”的2010年,仅仅在中国,电子书销量从2009年的80万台跃升至300万台,占到市场的20%。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杨伟认为,数字出版业务尚没有产生明确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预期,因此数字出版对于出版行业的发展机遇也还需要进一步解读。
  
香港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叶佩珠的看法,也有些类似。“电子阅读是大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电子书这种新市场还要投资观察几年,还要解决网上收费模式、版权等问题。”她在为蓝皮书撰写的《201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业报告》中写道。她认为,出版社现阶段只能牛刀小试,为日后做准备和试探。
  
叶佩珠的报告是蓝皮书里的14个专题报告之一。其他还包括新闻出版产业分析、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报业广告、音像电子出版、发行业、印刷业、数字版权保护、出版科研、新闻出版产品与服务出口贸易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出版业等13个专题报告。
  
在由中国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黄昱凯撰写《2010~2011年中国台湾地区出版产业报告》里,他指出“中国台湾出版产业链在电子书产业的真正进展仍不多”。
  
对港澳台及内地的读者来说,制约他们进行数字阅读的主要因素还是“数字出版的内容供给”。由于版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尚未解决,在黄昱凯看来,两岸的电子书市场还缺乏一个好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电子阅读器不过是缺乏良性循环的副产品。
  
“数字出版短期看终端,中期看平台,*看内容。”郝振省说,这几乎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他认为,内容生产者和技术平台应该扬长避短,各守其土,通过合作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服务。
  
因此,面对如此竞争,传统印刷业者不必再担心,数字印刷来袭并不会给传统印刷带来灾难,数字和传统应该相互促进,携手共同并存与发展。
				数字阅读风靡中国市场,IPad引发抢购风潮,让一些传统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开始担心自己未来的饭碗。
不过,在阅读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编撰的《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他们可以稍稍落下心中的一块石头。
6月17日,这本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出版蓝皮书》正式发布,其主报告按照出版业的编、印、发、科、供、贸等出版产业链进行架构。这已是第七本中国出版业年度发展报告。
与此前不同,国家在2010年10月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此大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主线。
在对过去一年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后,蓝皮书总结了2010年中国出版业的7大转变:由单纯追求GDP增长向注重扩大规模与注重传播文化相结合转变,由事业与产业混合发展向事业与产业联动发展转变,由分散式发展向集团化、集群化发展转变,由产品运作向产品运作与资本运作相结合转变,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的升级与数字出版转变,由国有出版单位垄断向国有、民营相互合作竞争发展转变,由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内两个市场转变。
而读者能直接感受到的转变,是出版业“由传统出版向传统出版的升级与数字出版转变”。参照蓝皮书里的数据,在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已达到799.4亿元,总体经济规模超过了图书出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则顺势而为,在2010年10月发布《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并在11月4日公布了首批电子书牌照,共30家企业获得了电子书从业资质。
在被称为“电子书元年”的2010年,仅仅在中国,电子书销量从2009年的80万台跃升至300万台,占到市场的20%。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杨伟认为,数字出版业务尚没有产生明确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预期,因此数字出版对于出版行业的发展机遇也还需要进一步解读。
香港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叶佩珠的看法,也有些类似。“电子阅读是大趋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电子书这种新市场还要投资观察几年,还要解决网上收费模式、版权等问题。”她在为蓝皮书撰写的《201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业报告》中写道。她认为,出版社现阶段只能牛刀小试,为日后做准备和试探。
叶佩珠的报告是蓝皮书里的14个专题报告之一。其他还包括新闻出版产业分析、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报业广告、音像电子出版、发行业、印刷业、数字版权保护、出版科研、新闻出版产品与服务出口贸易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出版业等13个专题报告。
在由中国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黄昱凯撰写《2010~2011年中国台湾地区出版产业报告》里,他指出“中国台湾出版产业链在电子书产业的真正进展仍不多”。
对港澳台及内地的读者来说,制约他们进行数字阅读的主要因素还是“数字出版的内容供给”。由于版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尚未解决,在黄昱凯看来,两岸的电子书市场还缺乏一个好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电子阅读器不过是缺乏良性循环的副产品。
“数字出版短期看终端,中期看平台,*看内容。”郝振省说,这几乎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他认为,内容生产者和技术平台应该扬长避短,各守其土,通过合作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内容和服务。
因此,面对如此竞争,传统印刷业者不必再担心,数字印刷来袭并不会给传统印刷带来灾难,数字和传统应该相互促进,携手共同并存与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百线铸就信赖(系列报道四)|精密达剑桥-12000,秋季教材交付的“定海神针”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华星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德安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江西千叶彩印有限公司、贵州新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见证剑桥12000如何以高效、精准的笔触,为这个秋天写下圆满的注脚。- 2025-10-16 14:40:17
- 7001
 
- 
							
							关于召开“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暨第二十五届全国油墨行业年会”的通知(第一轮) 协会将于2026年1月在杭州召开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届时将选举产生日化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同期、同址召开“第二十五届全国油墨行业年会“。- 2025-10-13 14:28:01
- 11144
 
- 
							
							本次研修班为期3天,为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研修班举办前,江苏省印刷行业协会联合南京印协,走进印刷企业开展了职工培训需求调研,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了“理论精讲 案例分析 实操演练 交流研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2025-09-28 15:21:21
- 15852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